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之于国家 这是创造伟业的信言 之于民族 这是实现梦想的宣言 之于我们 是美好的明天 踏实、勤恳、努力、坚韧 这些朴实的时代精神 让我们的城市巨变 让我们的生活幸福 让我们的国家富强 十几天时间,吉林东部山区接连3次受到台风侵袭;并不濒临海岸的白山,先后成为台风经过中心区域,过境最大风力每秒近30米…… 历史罕见的台风“三连击”,波谲云诡的暴风骤雨,考验着城市应对能力,也检验着水文部门的履职能力。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党支部组织带领下,在党员先锋模范引领下,白山水文人奋战在抗洪防台一线,实时监测预警,记录详实数据,经受住了风雨洗礼,为上级科学决策、百姓安居乐业,贡献出一份力量。”回顾防台抗洪的日日夜夜,分局党总支书记、局长魏晓鸿感慨万千。 筑起“防风墙”:风雨里抗台防洪 台风“巴威”“美莎克”“海神”从8月27开始到9月9日,1个强台风、2个超强台风影响吉林东部地区,先后登陆白山,全市普降大到暴雨,多条江河发生较大洪水。 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吉林省水文水资源局白山分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实施24小时值班值宿,抽调机关人员成立由党员组成的2个一线支援组、1个后勤保障组,全程监测水情,全力防台抗洪。 浑江,从市主城区穿城而过,多条支流从两岸汇入,变化影响着全市防汛调度,汛情也关系到市区50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是党员,危难来临就要冲在一线。党总支书记、局长魏晓鸿一方面坐镇局里,指挥调度全市情况,与相关部门开展协同会商,另一方面带领党员深入浑江干流八道江水文站,密切监控水情汛情,实时调度、科学监测,防范应对台风洪水。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旗飘扬;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党员身影。领导班子成员分工明确,洪水测验、情报预报、后勤保障,各司其职。副局长、共产党员楚林海与站网科科长、预备党员张东明分别带领应急监测组赶赴临江和抚松,应对鸭绿江和头道松花江暴雨洪水。副局长、共产党员黄绪海与技术人员在水情科全天候值守,研判全市江河汛情变化。 树旗帜、亮身份,抓引领、强示范。各勘测队、水文站党员全部冲在一线,广大职工全员在岗,高度戒备,密切监测263个水文水位(雨量站),迎测暴雨洪水。 当好“通讯员”:昼夜中预报警情 白山境内多山,洪水极易引发地质灾害。 未雨绸缪,在洪水来临前作出预报,对于防台抗洪至关重要。白山分局高度重视,安排各勘测队根据洪水变化过程在各测区开展测洪工作,将数据第一时间传递到分局,汇聚全市水情,根据实时雨情及时预警。 “我们每2小时将相关信息及时汇报给市防办和市领导,为上级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水情科科长陈明介绍,他们将各监测站数据汇总,通过科学分析预测,再与省局会商,发布详实数据服务防台抗洪。 “忙起来的时候,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局办公室主任赵祥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水情科只有4名技术人员。发送、接收、处理,每个环节都需要半个多小时,还要开展沟通会商,才能传递出准确的信息。技术人员24小时不停工作,总结、分析、传输、报送……困了,趴在办公桌上打一会盹,饿了,冲一碗方便面,连续奋战60多个小时,与省水文局会商50余次,为市防办和市领导研判汛情和防汛决策提供了及时准确的水情信息。 抚松勘测队只有6名职工,其中4名年纪较大面临退休,却要负责高丽城子、漫江、九公里、仙人桥、露水河5个水文站、4个水位站和60个雨量站勘测工作,站点多、面积广、人员少。队长赵金冬组织成立3个测洪小组,他带领1名员工坚守在任务最重、险情最大的高丽城子水文站。 9月7日洪水来袭、情况紧急,赵金冬果断决定用缆道雷达波进行测洪,8日凌晨2时15分,测得洪峰流量超出警戒水位0.33米,成为当年最大洪峰,记录下一个难得数据。 监测“尖刀班”:一线上奔波记录 在平凡中坚守,在洪水中战斗。依靠党组织引领和党员示范,白山分局一个个感人事迹在防台抗洪一线传诵。 越是水情严重,越要增加监测频次,留下历史数据,为水情汛情预测提供依据。八道江水文站下辖9个水文监测站,各站之间最远相隔几十公里,测量难度可想而知。 关键时刻,党员岂能退却。每次台风登陆后,白山水文勘测队队长、共产党员郝万军,带领丛立林、朴官宝,冒着大风和暴雨,3人轮流开车,穿梭于多个站点之间。无论白天夜晚,他们每天奔波近600公里,认真测量一个个数据,为未来预测和防范洪峰夯实基础。 疾风阵阵,洪水滔滔,考验着共产党人。朴官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达着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作为水文人,就是要为党服务,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