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天雪地”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典范——抚松长白山国际度假区。
寒冬时节,喜讯传来:白山市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称号,被评为中国“绿都”;参乡抚松,被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市、县同获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国字号”最高荣誉,责任沉甸甸、奖牌亮闪闪,全市上下欢欣雀跃:
成绩来之不易,收获在于拼搏。白山市委、市政府带领130万山城儿女,狠抓生态文明建设,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步履铿锵。
扛起“生态屏障”沉甸甸责任
走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立体资源宝库”,全幅员森林旅游区,森林覆盖率高达84.5%、居全国地级城市之首……一个个鲜明“特征”,勾勒出“国家首个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清晰轮廓,白山背负起保卫“中国十大生态屏障之一”的重要使命。
坚持“生态立市”战略目标,白山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轴,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在东北边疆地区走出了一条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形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白山模式”。
好模式带来新机遇,“冷资源”变成“热经济”。11月28日下午,“趣吉林·滑呗”中国超级滑雪俱乐部新雪季开板大会暨2020“白山之冬”冰雪旅游季在抚松县长白山国际度假区盛大启幕,来自世界各地的冰雪运动爱好者,在“冬季到白山来滑雪”邀请下走进白山,又一次开启冰雪饕餮盛宴。
坚持把生态优先作为生存之基、发展之源、振兴之本,让绿色成为新一轮发展振兴中最鲜明的底色。坚定不移地走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之路、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之路,最大限度地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全力推进绿色转型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
推动实践创新基地发挥作用,抚松县把长白山鲁能胜地旅游度假区项目确定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示范项目,让理念变实践,以实践推动创新。“有了‘两山’示范项目这个‘金字招牌’,能享受到更多的优惠政策,也会受到旅游运营商和游客关注,为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鲁能长白山生态旅游管理中心总经理符松林感慨,在实践创新基地示范项目带动下,上海春秋国际旅行、携程集团、飞猪旅行、南京途牛等旅游业界大咖悉数到场,签订合作协议,携手推动冰雪经济发展。
如今,“绿水青山”“冰天雪地”逐渐转化成“金山银山”,初步探索出绿色发展和“两山”转化路径,成为吉林新一轮振兴的“绿色引擎”。
坚决打赢生态环境建设
“五大”保卫战
让天蓝水碧家乡更美丽
全力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为建设美丽中国打造“白山样板”
浑江区三道沟镇小横路沟原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十几亩的超过2米高的云杉树和一簇簇的白桦树在山坡上傲然挺立。在阳光照耀和周边灌木簇拥下,绿的云杉生机盎然、白的桦树赏心悦目。
“这里原来是冷水鱼养殖场,被列入中央环保督察问题后,我们通过积极整改,已经拆除了人为建筑,栽植了树木,恢复了植被,全部整改完成。”白山市林业局公益林办公室主任崔著明指着山坡上的区域向记者介绍。
扎实推进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白山市成立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领导小组,建立市领导包保县(市、区)和部门整改责任制,先后召开60余次常委会、常务会、领导小组会、专题会,研究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党政主要领导多次现场办公,督导污水和垃圾处理项目、黑臭水体治理、生态保护与恢复和农村环境整治等问题整改落实。相关市级领导同志多次深入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调研,研究解决重点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和任务清单,建立完善制度机制,加强工作调度和督查督办问责,强化整改落实。
截至目前,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省级督察反馈问题69项整改任务,交办1205件信访案件,已基本完成整改。
不断努力,收获明显。白山被命名为全幅员森林旅游区、中国绿色食品城、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区、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集体……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荣誉的取得,是生态环境部门工作的新起点。未来,我们将以超常规的决心、超常规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白山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曾钒胜对抓好生态环境工作掷地有声。他表示,“十四五”时期,将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以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样板区为目标,按照“提气、降碳、强生态,增水、固土、防风险”这一基本思路,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全面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打好升级版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一谷一城”建设,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白山。
走生态文明之路,发展美丽经济,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白山市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白山经验”,为建设美丽中国打造“白山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