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源区:后葫芦村发展雪菊种植帮助农民增收

时间:2021-01-27 来源:白山广播电视台

图片

图片
江源区注重发挥自然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打造宜居环境,助推乡村振兴。
图片
后葫芦村位于江源区大阳岔镇东北部,幅员29平方公里。几年前人们对这个村子的印象是“穷”,总人口382人的小村子里,有56户低保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0户15人,是省级贫困村。现在谈到后葫芦村,大家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一个字“美”!这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子里,平坦的水泥路两旁白墙红瓦相映、绿树红花点缀,夏秋季节,漫山的雪菊花昂扬绽放,雪菊田里人群熙熙攘攘,是有名的“网红打卡地”,这里的雪菊茶更是有口皆碑,深受市场欢迎。从“穷”到“美”,后葫芦村人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用勤劳和智慧把小雪菊做成大文章。
图片
“小康不是等来的、靠来的,想改变村里贫困落后的现状,咱得想办法发展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怀着这样的信念,后葫芦村支部书记周瑞军在查阅大量资料,自费去外地考察后,找到了适合后葫芦村发展的致富项目——长白山雪菊种植加工项目。2015年,周瑞军腾出一亩地试种雪菊,在他的辛勤耕耘和科学管理下,2000株雪菊产出了220斤雪菊茶,收入2万元。面对这样的好收成,周瑞军喜出望外,从此开启了带领全村百姓“走花路、奔小康”的脱贫摘帽征程。
图片
2016年,周瑞军注册成立了白山市长白山江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了“珍唯真”雪菊茶品牌,在江源区委、区政府指导下,以“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发展长白山雪菊种植加工项目,带动全村贫困户10户15人,安置50人季节性就业。为了扩大生产,合作社先后筹资100余万元建设包装车间、烘干室及育苗棚。为扩大销量,周瑞军同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到北京、山东、内蒙等地推广产品。为提升产品知名度,后葫芦村从2017年起,累计举办了3届长白山雪菊赏花节。雪菊茶收益逐年提升,2018年,后葫芦村村民人均增收1000元,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了脱贫,摘掉了省级贫困村的帽子。2020年,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葫芦村乘着江源区“一谷一城”建设的东风,以“企业+村集体+农户”经营模式,集中流转土地,与企业合作发展百合、中草药种植项目及生态康养旅游项目,打造别具风格的“五彩花海”和“中药谷”,村集体收入7.4万元。
图片
“俺们村真是大变样,越来越美哩。”后葫芦村村民李炳清在村里的文化墙前骄傲地说。过去的后葫芦村道路狭窄,河道堵塞,三小五堆随处可见。为彻底改善后葫芦村面貌,后葫芦村积极行动,大力开展“六清一改”环境整治专项行动,铺设板油路,修整建设文化墙,扩大绿化面积,集中安置深埋垃圾桶……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为养成村民良好的生产生活习惯,后葫芦村也调整制定了新的村规民约。
图片
钱包鼓了,环境美了,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提升了。后葫芦村的蝶变是江源区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江源区将继续坚定地朝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大步前行。

来源:江源区委宣传部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