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抚松县北岗镇崔把头工作室游客众多,老把头崔长安声情并茂地为慕名而来的游客讲述放山、采参过程中的趣事。北岗镇拥有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串起北岗镇的文化自信之路,诉说着参乡源头的深厚底蕴。
“放山寻参,规矩比山高。”老放山人董德双作为国宝野山参采挖人之一,回忆当年的经历感慨万千。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参习俗”里,藏着辨参踪的火眼金睛、挖参时的屏息凝神,还有“抬大留小”的生态智慧。从专用术语到道德准则,从挖参技巧到团队协作,这些通过口传身授延续千年的技艺,如今正焕发新生。
2025年,北岗镇依托“采参习俗”积极谋划“北岗镇野山参博物馆放山揆程传承项目”。依托传承到第五代的崔氏放山揆程,计划建设文化体验区、人参博物馆、人参加工车间及电商中心。在这里,游客可以通过模拟采参、参把头讲解等互动形式,还原传统“放山”流程,了解人参衍生品的生产、包装与线上销售过程,感受“人参文化+生态旅游”的独特魅力。
“人参姑娘躲进深山里,专帮善良的老百姓。”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白山故事传承人魏本胜的讲述赋予野山参生命。人参故事存在于人们的口耳相传之间,这些口口相传丰富多彩的故事,源于采参人的亲身经历,承载着参乡人的质朴向往。如今,北岗镇“参情北岗”公众号开通参乡文化专栏,发布内容40余篇,让传统故事走进数字时代。
为弘扬特色产业文化,推动人参产业持续发展,近年来,北岗镇持续开展“参乡源”文化节、开山节等民俗活动。用歌舞展演采参习俗,用故事传递美好祝福,从民间习俗到文化产业,北岗镇用文化IP点燃产业引擎。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初审:殷乾华
复审:李慧龙
终审:薛晓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