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太宗,1928年12月出生在山东省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懂事的那天起,他就立志要加入中国共产党,让全家老小和村里人都能过上好日子。简单而真实的想法促使他在18岁时就参了军。
1948年9月咸太宗刚参军,就被分到了特务营做通讯员,参加了淮海战役,由于他工作出色,先后被任命为通讯班班长、排长。一次执行任务中,咸太宗被敌机炸伤住进了战地卫生所,但住了还不到半月,他便在医务人员再三劝说无果后,带着未痊愈的身体回到了战场,本次任务中,他表现突出,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
1950年他跟随部队踏上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征程。当年,咸太宗和他的战友在一个漆黑的雨夜过境朝鲜,那也是他离死亡最近的一次。当时,咸太宗带领通讯班几名战士冒着生命危险执行任务,正巧遇上敌人多架轰炸机路过头顶,向他们投下了数枚炸弹,恰巧面前有一个土洞,能容一个人钻进去,他将年龄最小的战友用力推了进去,转身的瞬间,就看到身后的两名战友已被炸的血肉模糊,还没等他回过神,敌机的炸弹,又落到了小战士刚刚躲避的土洞上,战友们全都牺牲了,他却没时间顾得上害怕和悲伤,只能继续向前,一心想着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任务完成了,他也因此又立三等功一次,可战友却永远留在的那片土地,这之后咸太宗常常念叨:如果不是他把小战士推进洞去,死的那个人应该是自己,太后悔了……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咸太宗带着战场上满是弹孔的棉衣回到祖国,那是他的青春,也是他的战绩。参军5年,他第一次回家看望亲人,多年征战,老母亲以为已经儿子死在了战场上。走进院子,咸太宗轻声地喊了声“娘”,并说出自己的乳名,娘俩抱头痛哭。
回到家乡,面对地方建设需要,经过党性与战争考验的咸太宗全身心投入家乡的建设事业。作为退伍老兵,又是共产党员,他有着一身使不完的劲儿。1953年,咸太宗在牟平县修海防工事,由于连雨天工地塌方,他的左腿被砸断,至今小腿处还留有钢板,现在每到阴雨天和寒冷季节左腿就麻木没有知觉。
太宗几十年如一日地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不改本色初心。他总说:“人活着不能光为自己,做为党员不能给党和政府添麻烦。”他希望年轻一代更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来源:白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